周恩來百週年紀念文集(出書版)第 46 節

魯振祥 / 著
 加書籤  朗讀 滾屏

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记邮件找地址: dz@AOHUKS.COM

阶段(1949~1954年),周恩治理开发江流域思想的产生。新中国成立夕,正当全国解放战争胜利军之际,江洪泛滥,给中民群众造成了重的灾难。从这个时候起,周恩就已开始考虑如何同江这个“平凡的对手”打。新中国成立仅3个月时间,利委员会在武汉成立,在周恩指导开始制订治理患的方案。这期间,周恩认真研究了自西汉初年至清朝末年二千多年间江洪给历代劳民造成的重灾难,分析了形成江洪的西部和中部两雨区,掌了平均每隔5~10年就有次洪的自然规律;主持了荆江分洪工程的建。这时期的实践重心在于治理患,在理论方面,提了治标与治本相结的方针。治标与治本相结方针的提,标志着周恩思想也是治理开发江流域思想的产生。

第二阶段(1954~1958年),周恩治理开发江流域思想的形成。1954年夏天,江发生特,全全国为之震惊,患已成当务之急。为寻治本之策,在利委员会的基础,成立了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开始了对三峡利工程和江流域的勘测,并请苏联政府派专家华帮助江流域规划工作。1958年2~3月,周恩率领中央有关部门和有关省区负责及中外专家百多,从武汉乘船至重庆,沿途行实地查勘和讨论,周恩临现场考察的基础收了各方面的正确意见,经认真总结,形成了关于三峡利枢纽和江流域规划方案,提江流域规划的基本原则。关于三峡利枢纽和江流域规划的方案,由周恩首先提,经成都会议讨论通,中央政治局正式批准,成为全的共识。这个方案的形成,是周恩关于治理开发江流域思想形成的重标志。

第三阶段(1959~1976年),周恩治理开发江流域思想的富和完善。关于三峡利枢纽和江流域规划方案形成之,在周恩指导之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制定了《江流域综利用规划点报告》,从而使江流域规划更加化,容更为充实。周恩自主持了丹江利枢纽和葛洲坝利枢纽的建,以及西部攀枝工业区的建设,把治理开发江流域思想、理论、计划、方案应用于实践,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经受检验,得到步发展,容更加富和完善。

周恩治理开发江流域思想的主

周恩关于治理开发江流域思想容十分富,集中反映在在三峡现场会的总结发言和由主持起草的《总结纪》、在成都会议所作《关于三峡利枢纽和江流域规划的报告》和由主持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三峡利枢纽和江流域规划的意见》、关于建葛洲坝利枢纽的封信和听取葛洲坝工程况汇报时的多次谈话,以及在领导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制订的《江流域综利用规划点报告》等文件中。周恩治理开发江流域思想有个贯串始终的主题,即:综利用、全面发展。围绕这主题,从各个方面展开,主包括以基本容:

()提了治标与治本相结的方针。1954年9月23,周恩在第届全国民代表会第次会议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指:“今必须积极从流域规划手,采取治标治本结、防洪防涝并重的方针,继续治理为害严重的河流。”这里所指“为害严重的河流”,当然包括江在。周恩在治理江流域的实践中,使这方针的富和发展。

周恩认为,治理江洪,加加固现有堤防,分洪蓄洪,是种应急措施,是治标;只有从全流域发,建三峡利枢纽,对资源行综利用,全面发展,才是治本。周恩十分注重对江的本治理,在沙市市召集有关负责同志研究江防洪问题时,指着地图九曲回肠的荆江,语重心地说:“江是平凡的对手,能等闲视之!从全国民的利益发,从发,以修建三峡坝为主工程,从解决江的防洪问题。”〔1〕从而强调了治本的重

在周恩,治标与治本是矛盾的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从远看,治理,只有治本,才是维护民群众的远利益。但从当利益看,也能放弃治标的应急措施。1958年2月28,周恩视察荆江堤时,非常严肃地指:“站在荆江,却到如履薄冰,如临渊。在三峡坝未建之,洪的威胁依然存在,荆江加固加。”〔2〕在主持起草《中共中央关于三峡利枢纽和江流域规划的意见》时,为此专门写了条:“江较般五年发生次,时机分期完成各项防洪工程,其中堤防特别是荆江堤的加固,中游湖泊、洼地蓄洪排渍工程等,决可放松。在防洪问题防止等待三峡工程和有了三峡工程就万事吉的思想。”〔3〕

(二)江流域规划的基本原则。周恩江流域的实地考察,在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于1958年3月6在重庆的总结讲话中提了“统规划,全面发展,适当分工,分期行”的原则。这是周恩的关于三峡利枢纽和江流域规划的个重原则。据这个原则,周恩江流域规划提系列,主有:

1.就规划的区域范围说,包括江的、中、游和各个支流,即整个江流域,有综计划,有全局的设想和安排;整个江的支流、中小、网化、湖泊化的安排。

2.就规划的说,江防洪、发电、航运、灌溉、产等全面的综利用的整规划,和防洪、土保持、排涝结搞,并且涉及到工业、农业、通运输等各行各业,都适当安排。

3.中央和地方有分工,中央各部门各负其责,地方各省、市、自治区也明确责任,共同,互相协作。

4.对于江支流的治理,周恩分别重缓急和先次序,安排。明确提,由于条件的比较成熟,汉丹江工程1959年正式开工。

(三)三峡利枢纽是江流域规划的主。对于三峡工程是江流域规划的主这个问题,中外专家有着同的认识。周恩认真听取和分析了各方面的意见,从以几个方面确立了三峡利枢纽的主地位。

1.肯定三峡工程对调蓄、对补偿的独特作用。1955年12月30,周恩听取了林山和苏联专家组组德米特里也夫斯基关于江流域规划战略重点的意见,明确指江三峡利枢纽有着“对可以调蓄,对可以补偿”〔4〕的独特作用,三峡工程应是江流域规划的主。周恩的这论述,辟地揭示了三峡利枢纽的本质意义。游约100万平方公里山区的雨洪,经三峡奔腾而入中、游约12万平方公里的冲积平原,在东汉以,有云梦泽调蓄,此形成了洞湖自然分流。苍桑巨,云梦泽消失了,洞湖萎了,它们的调蓄功能,唯有库代替。三峡利枢纽既可调蓄游洪,又可发电、改善航运,从多方面行补偿。

2.三峡利枢纽是治理开发江流域的远目标。1957年12月3,周恩为全国利发电建设展览会题词:“为充分利用5亿4千万千瓦的资源和建设江三峡利枢纽的远目标而奋斗!”这个题词,突了利用资源,并且把三峡利枢纽作为治理江的远目标提了,从而步突了三峡工程的主地位。

3.三峡工程是千年计,政治、经济有伟意义。1958年3月2至3,周恩在“江峡”主持三峡讨论会,围绕需修建三峡坝,能能修建三峡坝,三峡坝是是开发资源的主工程,这个工程是是有巨的经济效益,是争取提修建这个工程这几个问题展开辩论,让争论方畅所言,各抒己见,作到同、存小异。最,周恩作总结,指致肯定三峡工程必须搞,而且也能够搞,在政治、经济有伟意义。强调说,三峡工程是千年计,是江流域规划的主,在的时间,15年到20年,就可建成。

4.三峡工程是重点,重点能代替切。周恩把唯辩证法运用到了纯熟的程度,时刻注意防止种倾向掩盖另种倾向。在肯定三峡利枢纽是江流域规划的主的同时,又特别强调,三峡工程是重点,但是重点能代替切;三峡工程是江流域规划的主,但是防止在规划中集中点,及其和以主代替切的思想。自把这点写了《中共中央关于三峡利枢纽和江流域规划的意见》中。

(四)利工程到五利俱全。1957年8月20,周恩在谈到利问题时指有综计划,有全局的设想和安排,和防洪、土保持、排涝结搞。1958年8月31,周恩主持召开北戴河江会议,在作总结发言时,责成江流域规划委员会办公室据各省的利化规划,作整个江的支流、中小、网化、湖泊化的安排,提解决江防洪、发电、航运、灌溉、产等全面的综利用的整规划。这就把综利用、全面发展更加化了。又把这几个方面归纳为“五利俱全”。1972年底,周恩次会议江总是顾此失彼,总是完全。防洪、发电、航运、灌溉,还有产,这五种效益都有的现有利工程有没有?丹江有可能,现在还是开始。从现有的坝找五利俱全的。〔5〕

(五)综利用资源,全面发展流域经济。1958年3月5,周恩带领批专家学者和有关方面负责参观狮子滩电站,总结在江支流行梯级开发的经验。狮子滩电站在重庆以东的寿县境,由龙溪河4个梯级和溪河、溪共6个电站组成,是江支流梯级开发的个先例。狮子滩电站的成功经验,使参观者们看到了江支流梯级开发的广阔景。周恩也非常,当即书写了“为综利用四川资源树立榜样,为全面发展四川经济开辟路”的题词。周恩的这题词表明,综利用资源是提条件,全面发展经济才是最终目的。在这里指的是四川,但对整个江流域的经济发展,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六)正确理7种关系。周恩江流域规划正确地解决远景与近景、流与支流、游、中小型、防洪、排涝、发电、灌溉与航运、电与电的相互关系,共6个方面。毛泽东在修改《中共中央关于三峡利枢纽和江流域规划的意见》时,增加了“发电与用电(即有销路)”,成为7种关系。周恩认为,建三峡利枢纽,当然涉及全江和整个江流域,必须联系到远景与近期的开发,支流的关系,中小型工程的结游兼顾,以及电的比例等系列问题,也就必然涉及江流域的综利用,整个工业的布置,和电网的建设等问题,对这几种关系必须互相结据实际况,分别重缓急和先次序,安排。

(七)子“是国际影响问题”。周恩最担心子,说:利是关系民生命的事,虽是外行,也抓。利抓了20年,现在这么多科学试验,总是子。周恩在几次葛洲坝工程汇报会,反复强调,葛洲坝利工程考虑,光把重点放在发电保证通航、发电和泄洪的安全。能坝,船也去。江是河流,葛洲坝是个工程,很复杂,断修改设计。特别强调说:“利工程是与点马虎得,马虎点马问题,是关系民生命财产的问题,怎么能得!”并且指:太急容易子,得了,“的事,是整个国家,整个的问题”,“如果了问题,砍头也行,这是国际影响问题’,〔6〕

(八)总结历史经验,有创造,有提。周恩非常重视中国古代劳民治理江的经验,视察荆江堤时,对古代为防止河岸冲刷而修建的导流坝颇为赞赏,指着坝说:“这是公元1870年建筑的,它充分表现了国劳民和古代利专家的智慧。170年有改流方向的思想可容易啦!”〔7〕1955年,视察了江支流岷江的都江堰利工程。利工作会议,甚至在接见外宾时,多次提到都江堰,对古代巴蜀民的治成就念念忘。1961年7月4次会说,利至少有三千年的经验,这是科学。中国历史记载两千多年了,最古老的有四川省灌县都江堰,是秦汉时代依照修起的,引岷江,灌溉了很多地方。两千多年的历史有经验,很好研究。都江堰总算是科学,有平,有创造嘛!两千年平,两千年们应更嘛!〔8〕

周恩治理开发江流域思想的历史地位

()在整个江流域开发史的地位。

江流域的治理开发有着相当悠久的历史。据考古发现,早在七千多年,华夏先民就在江流域的广范围创造了类早期的辉煌文化。在古代,类对江的开发和利用,主现在灌溉和航运两个方面,随着类认识视断扩,科学的断发展,对江的认识和改造也断地由低级向级发展。

江三峡修库发电,最早是由伟的民主主义者孙中山先生提的。孙中山在的宏伟著作《建国方略》书中,从改善川江航运发,而提“以闸堰其”,“资其”。孙中山是提建三峡库设想的第,并且最先把改善航运同开发资源发电结

孙中山逝世以,在国民统治时期也曾对游包括三峡在勘测、设计,并且请美国的经济专家和著名利工程专家,帮助行勘测、设计。但是,无论是恽震等的《扬子江发电的勘测报告》,还是由美国搞的《潘绥计划》,即或是当时最著名的坝工程权威制订的《萨凡奇计划》,也都是从发电、用电角度设计,并没有超孙中山的设想范围,甚至没有把孙中山反复强调的改善航运放在应有的位置。

新中国成立以,毛泽东从江中游广民群众的利益发,以防洪为主目的,重新提修建三峡库。周恩则走700里三峡,放眼于整个江流域,提了治标与治本兼顾、流与支流相济、综利用、全面发展、“五利俱全”等系列思想、理论、计划和方案,使江流域的治理开发,从理论和实践的结,达到了个新的度,这在江流域开发史所未有的。

(二)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的治理论,在毛泽东思想系中占有重地位。

治理开发江流域思想,是中国共产领导中国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路取得的重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的重组成部分,是老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集智慧的结晶,周恩是其集成者。

周恩全面贯彻了毛泽东关于治理开发江流域的指导思想,特别是在三峡问题,对毛泽东提的修建三峡库防治洪的思想和“积极准备,充分可靠”的方针,是贯彻始终的。周恩除了收毛泽东的治思想以外,还取了其中央领导如刘少奇、朱德等关于治理开发江流域的思想。还广泛听取了中央各部门、有关省市负责批专家学者的意见(包括中外专家的正面和反面的意见)。因此,周恩治理开发江流域思想,从容看,有更的广泛所坚决主张的“综利用,全面发展”,把毛泽东提的防洪问题放在首位,但又了防洪的范围;“统规划,全面发展,适当分工,分期行”的基本原则,既现了毛泽东的“积极准备,充分可靠”方针,又包容。这就难看,说周恩是治理开发江流域思想集成者,点也夸张。

(三)在周恩的思想系中的地位。

周恩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从五四运开始,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除了战争年代以外,总理新中国的经济建设,达26年时间。周恩曾经说,二十多年最关心的是两件事,天,利。天,指的是原子弹试验;利,主是指对全国各江河的治理。周恩在老辈革命家中,是被公认的“管家”,所作的贡献,绝只这两项。但是,从这里可以说明,在周恩的心目中,利占有接近半的地位。

事实利也的确耗费了周恩相当,并作无古的建树。祖国的江河湖海,无倾注着的心血,全国各省区的利建设,甚至是对许多兄国家的利建设,都给予了极地关注。但是,对其河流、其地区的利建设,在周恩程表都有定的阶段,唯独对江的治理开发,从没有间断。周恩的治思想,源于治理全国江河湖海的实践,其中更主的是源于治理开发江流域的实践。周恩治理开发江流域思想,方面是在其流域取得的经验在江流域再实践的理论升华;另方面是治理开发江流域的直接的经验总结。

们完全有理由认为,在周恩相对独立的思想系中,经济建设思想是个相当重的方面;在周恩的经济建设思想中,治思想占有极其重的地位;而治思想的主,则是周恩治理开发江流域思想。因此,研究周恩思想,研究的经济思想;研究周恩的经济思想,研究的治思想;研究周恩的治思想,研究关于治理开发江流域的思想。

周恩治理开发江流域思想的现实意义

的十四制定了江流域开发开放的总发展战略,即:“抓江三峡利枢纽”等跨世纪特工程的建,“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步开放江沿岸城市,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带江三角洲和整个江流域地区的新飞跃”〔10〕。这是个以江流域为杠杆促东部和中西部经济协调发展的化发展战略,其中许多方面包着周恩治理开发江流域的理论和实践。

首先,江流域总发展战略现了周恩关于三峡利枢纽是江流域规划主的思想,仍然把三峡利枢纽摆在对江流域行综治理的首地位,并且收了几十年断实践论证的成果,使三峡利枢纽工程更加科学,更加可靠。

其次,江流域总发展战略现了周恩关于综治理、全面发展的思想,在比以往任何开发治理江的方案富得多。江流域作为纵达三千多公里的开放型经济区域,除了防洪、发电、航运之外,金融、信息、地产、市场建设、国际贸易等许多方面都是以往开发治理江流域方案所未曾涉及的。其是正确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备受关注。游开采矿产、砍伐木材、开荒种地,注意生环境的保护,必然造成植被减少,土流失,生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危及整个江流域特别是中、游地区。实现江流域经济化,将在有计划地开发资源的同时,加强生环境建设,到统规划,统管理,综治理。这既是建三峡利枢纽的需,也是发展整个江流域经济建设的需。而到这点,以防洪、发电、航运为主容的综治理是很难办到的,只有通江流域总发展战略才能实现。

此外,江流域总战略现了周恩关于江流域规划的基本原则,在注重江中、游及两湖(洞湖、鄱阳湖)间的防洪区域的同时,把受洪威胁海、南京、重庆等城市也包括去,由、支流的结发展到东西部的优互补,这对于开发江中、游的经济资源、强化基础工业,提国民经济的效化程度,意义十分重江流域总发展战略以浦东为龙头,以海带江三角洲和整个江流域的经济发展,必然改江流域东、西部经济分布和资源分布的失衡状,使东西部由相互制肘走向优互补,形成同步发展的经济

江泽民总书记在的十五政治报告中指的十四远意义的决策,五年,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东部地区经济速增,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加。”这显著化,是同江流域总发展战略分开的。为把建设有中国特的社会主义伟事业推向21世纪,实现社会发展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中西部地区改革开放和开发,发挥资源优,发展优产业”。步推江流域总发展战略,仍是项艰巨而伟的任务。认真学习和研究周恩治理开发江流域思想,弘扬老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科学、务实神和尚品格,有助于加江流域总发展战略的理解,步统思想,加步伐,对于贯彻的十五神,加速江流域的改革开放和开发,促中西部经济优互补和同步发展,有十分重的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中共四川省委史研究室)

注释:

〔1〕〔2〕〔9〕见林山、杨马林著:《功盖禹》,中共中央版社1993年11月第版,第154页、第154页、第101页。

〔3〕《关于三峡利枢纽和江流域规划的意见》(中央成都会议〔19〕58年3月25),见《的文献》1993年第1期。

〔4〕〔5〕〔6〕〔7〕曹应旺著:《周恩与治》,中央文献版社,1991年8月第版,第37页、第49页、第57页、第38页。

〔8〕曹应旺:《周恩思想》,载《中国利》1990年第2期。

〔9〕转引自《孙中山传》,四川版社,1995年7月第版,第287页。

大家正在讀